2022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新,学会看食品标签避开 90%智商税

时间:2024-10-26 03:02:57

2022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新,学会看食品标签避开 90%智商税

在日常生活中,食品配料看似简单,实则其中蕴含着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细节。比如,两款看似相似的雪糕,它们的配料表却截然不同,这直接导致了口感和品质上的巨大差异,这也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
食品配料的构成

食品配料种类繁多,比如牛奶、奶油等基础原料。以雪糕为例,粉色雪糕的主要成分包括鲜牛奶和稀奶油。此外,食品添加剂在许多食品中也很常见,对保持口感和风味至关重要。例如,在工业生产的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延长其保质期。这些成分在各类食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但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了解。

在超市挑选食品时,鲜有人会认真审视配料表。实则稍加留意,便能发现每一项配料都自有其作用,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添加剂,也可能对食物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。

食品添加剂的辩证看待

食品添加剂常常引发争议。有人认为它对健康不利。然而,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对食物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。比如,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延长保质期至18个月。然而,过量或不当使用添加剂确实有害。因此,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抵制,而应理性对待。

有些糕点若不含添加剂,很快便会腐败变质;而加入适量防腐剂后,便能正常销售,口感变化也不大。然而,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政府规定的限量标准。

糖在配料表中的秘密

说到糖,并不只是白砂糖这一种。比如麦芽糊精,尽管名字中不含“糖”字,实际上却是纯能量物质。许多食品中添加的糖,除了带来甜味和能量,并无其他营养成分。更有甚者,有些食物表面看起来不甜,但麦芽糊精或淀粉若排在配料表前列,可能就含有大量能量物质。

一些冲泡的饮品,味道往往较为清淡,但细看配料表,却发现其中含有不少麦芽糊精。若是大量饮用,实则摄入了较多无营养的空能量。而且,过多摄入还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。这可是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问题。

盐和隐形盐

配料表中盐的形式多样。不仅有我们直观可见的氯化钠,还有许多添加剂中含有的钠离子,这使得隐形盐的存在变得普遍。对于需要控制盐分摄入的人群,比如高血压患者,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以往,人们可能只关注氯化钠的摄入量,而现在,隐形盐的增多让控制盐分的摄入变得更加困难。

腌制的食物和加工肉品中,除了本身含有的盐分,钠含量较高的添加剂常被消费者忽视。因此,在购买和食用时,我们应特别注意查看配料表上钠含量的标注。

读懂营养标签

《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中提到的“1+4”模式,是评估食品健康与否的关键依据。它通过考察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钠等五个关键要素,帮助我们初步判断食品的健康程度。以咖喱酱为例,它能够直观地展示食用一定量后,各种营养素占一天推荐摄入量的比例。

特殊人群的食品有着明确的营养参考标准。这样的标准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恰当的选择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消费者并未留意这些标签上的信息。

健康选购食品的方式

购买食品时,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是首要关注的。若不小心摄入了淀粉或麦芽糊精含量较高的食物,那么在正餐中应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。若配料表上添加剂过多,或不健康成分排列靠前,购买时需格外小心。

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解读,是一项实用的生活技能。在超市购物时,有多少人真的会细心研究这些标签?这不禁让人思考:在选购食品时,你是否会认真查看配料表或营养标签?期待大家踊跃点赞并分享,让我们在评论区共同交流购物心得。